关于开发海洋矿产资源资料
年代以来,在能源危机和技术进步的刺激下,近海石油勘探与开发飞速发展,海洋石油开发迅速向大陆架挺进,逐渐形成了崭新的近海石油工业部门。 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通常利用地震波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然后通过海上钻井来估计矿藏类型与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据估计,全球海底石油储量约为135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一半以上;海底天然气储量则达到140亿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气储量的一定比例。 海洋底部还藏有多种固体矿产,如煤、铁等。多个国家的近岸海域已成功开采这些矿产。
海洋矿产资源有砂矿、海底自生矿产、海底固结岩中的矿产。砂矿 砂矿,主要来源于陆上的岩矿碎屑,经河流、海水(包括海流与潮汐)、冰川和风的搬运与分选,最后在海滨或陆架区的最宜地段沉积富集而成。如砂金、砂铂、金刚石、砂锡与砂铁矿,及钛铁石与锆石、金红石与独居石等共生复合型砂矿。
钛铁矿、铬铁矿、磁铁矿、红金石、蓝宝石、琥珀、锆石等。海滨沙矿分布广泛,矿种繁多,储量巨大,工业开采品位要求低,开采和选矿简易,投资较小,是海底矿产资源开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值仅次于海底石油。 能源矿产:海洋还蕴藏着丰富的能源矿产,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资源主要集中在海洋底部的多金属结核、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以及许多其他有价值的矿物资源。以下是关于海洋矿产资源的 海洋底部的多金属结核。这些结核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如铜、镍、钴等,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矿产资源库,其矿产资源种类繁多。首先,石油和天然气是海洋中最主要的能源矿产。这些资源主要集中在大陆边缘和海底盆地,特别是在一些海域的沉积盆地中。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也发现了海洋中的可燃冰资源,这些可燃冰资源丰富且具有巨大的潜力。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境外地质工作
1、在当前阶段,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境外地质工作已经转型,重点开展一些能够发挥国际领导作用的全球项目,并且整体的工作也从供应驱动转向需求驱动,从矿产调查评价转向环境和水资源调查。
2、在当前阶段,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境外地质工作已经转型,重点开展一些能够发挥国际领导作用的全球项目,并且整体的工作也从供应驱动转向需求驱动,从矿产调查评价转向环境和水。
3、在前苏联时期已完成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1:20万化探和1:20万航空磁测及1:5万的航空磁测等工作。由于前苏联的解体,地质勘探费用锐减,地质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2)。
4、年USGS始建之初,主要是从事西部找水工作。随后,工作领域逐步拓宽。其中两次较大变化是,1900年开始从事国际地质工作,工作领域从国内拓展到国外;1960年开始月球地质工作,工作领域从地球拓展到月球。
5、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社会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发生变化,一方面是地质环境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信息化的需求。
6、服务是地质工作价值的体现,是地质调查机构存在的依据。
那美国水资源情况呢?
1、美国河流大多为南北走向,主要水系包括墨西哥湾水系、太平洋水系和大西洋水系。美国水资源总量为2970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接近12000立方米,属于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美国水资源管理情况 美国的水资源管理以州为主,由于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水资源属州所有,水资源管理基本以州为主进行。
2、美国水资源总量为2970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接近12000立方米,是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美国水资源管理情况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建设,美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已基本形成体系,对局部洪水的控制和西部水资源的配置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可以说,美国大规模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阶段已经结束。
3、美国是水资源第四丰富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排名第五,水资源丰富。 中国排名第六,水资源相对充足。 印度则是世界上第七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尽管巴西在水资源总量上居首位,但按人均径流量计算,加拿大位居第一,这主要得益于其较高的径流量和较低的人口密度。
4、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100立方米,这一数字远低于美国的38万立方米,相当于美国人均水平的约六分之一。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且受到污染和过度开发的双重压力,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5、美国的大部分水都分布在东部,这些水最终流入了大西洋和海湾。年径流量的1/4(468km^3)被抽取用于各种用途,其中又有1/3(338km^3)最后被送回到了溪流,剩下的就被“消耗”掉了,大部分是在使用时或使用后蒸发蒸腾而散失。当然,最终所有的水又重新回到了全球水循环系统中。
6、全球水资源量排名前几位的国家依次是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和印度。 如果按照人均水资源量来排名,情况会有所不同。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化合物,大约有三分之四的地球表面被水覆盖。
说明美国海洋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美国是濒临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洋大国,国土面积为983万km2,海岸线全长19924km[^1],领海面积却高达1218万km2,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美国也是世界上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最早、开发程度最高的国家。早在1920年,美国就开始对其沿海的油气田进行商业性开采[^1]。此外,美国还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
美国自然资源丰富,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钾盐、磷酸盐、硫磺等矿物储量均居世界前列。战略矿物资源如钛、锰、钴、铬等主要依赖进口。已探明的煤储量达35,966亿吨,原油储量为270亿桶,天然气储量为56,034亿立方米。森林面积约为44亿亩,覆盖率达到了33%。
美国属于新兴的移民国家,当地自然资源开发时间有限;中国土地上,人类活跃了至少5000年,能挖到的铜铁早就采完了。 随着美国的不断强大,更加力度的加强了海外的资源掠夺,封存国内矿产。 美元霸权经济,有钱能使鬼推磨。中美贸易差、中国持有美国外债,本质就是美国人凭白条掠夺了中国的有限资源。
美国海洋政策的未来:新世纪的选择内容简介
美国正在积极酝酿并制定新的海洋政策,旨在更好地管理、保护和开发其海洋资产,同时也兼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也在这一时期采取了相应的举措,致力于提升海洋领域的科技实力,保障海洋权益,促进海洋经济的繁荣。
美国海洋政策的未来:新世纪的选择 第一章,作者提出重新审视美国海洋政策,探讨其必要性与目标。书中阐述了美国海洋政策的历史演变,包括不断出现的矛盾和管理概念,以及政府间层面的管理策略。本书结构清晰,旨在建立一个强化的海洋管理体系。
美国海洋政策在新世纪的舞台上,呈现了一部深入探讨的学术著作——《美国海洋政策的未来:新世纪的选择》。这本书由比利安娜(Biliana Cicin-Sain)和罗伯特(Robert W.Knecht)共同撰写,中文版由张耀光和韩增林翻译,刘桂春进行注释。
《海洋技术》内容简介: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一个地理单元,以它的广博和富饶影响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地球人类。在对海洋不断探索、研究和认知的同时,海洋的资源和资源价值逐步被人们认识和重视,随之而来的海洋权益之争也愈演愈烈。
政策上的考虑必须是全球范围的,因为海洋既能在全球范围内带来问题,也能提供潜力。21世纪的美国公民不仅必须具有良好的数学知识、计算机知识和各种科学知识,还必须具有其他方面的知识。美国将面临的挑战,远远超过今天技术的复杂程度以及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求知欲。
尤其在新世纪,随着人口压力、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海洋成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各国纷纷调整海洋政策,旨在保护和发展自身的海洋资源,一场全球性的“蓝色圈地”运动正在悄然进行中,其中权益、资源和环境保护交织,构成了复杂的海洋战略格局。
世界海洋钻井平台发展简史是什么?
这样,固定式平台也有发展。固定式平台就是建立永久性钻井平台,大都是钢结构,打桩,然后升出海面;也有些是水泥结构件。至今工作水深最深的固定平台是“Cognac”,它能站立在路易斯安那州近海318m水深处工作。
随着需求增长,海洋石油开发逐渐深入,从1897年美国加州的木架钻井到1932年浮动钻井驳船的出现,再到1954年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问世,技术不断进步。自升式钻井平台因其成本效益在40英尺深水作业中占据优势,1957年的“卡斯二号”配备了沉垫和多条桩腿。
其主要生产目标是每年建造两座半潜式钻井平台,两座自升式钻井平台,以及1000个特种分段和50座上层建筑,每年的钢材投入量达到25万吨。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于2008年4月28日正式开启,首期工程的建设步伐稳健,计划在2010年实现全面投产,届时将为我国海洋工程产业增添重要力量。
上海临港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配套项目是根据上海市关于发展船舶产业以及开发海洋工程建造的总体要求、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十一五”发展目标而建设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大型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工程配套基地。
抓住时代机遇,蛟龙集团实现了科学的产业升级。集团打造了五大制造基地,包括江苏蛟龙重工集团的制绳机与建筑钢结构生产,南通蛟龙重工的船舶配套钢结构,南通蛟龙船务的海洋工程模块和大型舱口盖,江苏蓝海重工的石油钻井平台与船用上层建筑,以及世纪天能(江苏)重工的风力发电设备。
南通蛟龙重工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船舶配套钢结构的制造基地,南通蛟龙船务有限公司作为海洋工程模块和特大型舱口盖的制造基地,江苏蓝海重工有限公司作为石油钻井平台和船用上层建筑的制造基地,世纪天能(江苏)重工有限公司作为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基地,构筑了蛟龙集团的钢结构产业长城,实现了企业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