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海洋学院是几本
1、中山大学海洋学院是一本。中山大学海洋学院于2008年6月成立,拥有包括海洋科学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内的完整办学体系。学院每年本科生招生计划为200人规模,硕士生招生计划为40人规模,博士生招生计划为15人规模。
2、中山大学海洋学院是“211工程”重点支持学科,也是“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学院;但该院不是“985工程”高校和重点支持学科。中山大学海洋学院(简称中山大学中山海洋科学研究院,又称中山海洋)是中山大学下属的一个海洋科学教学和研究机构,成立于1984年。
3、中山大学海洋专业被认为是冷门专业。一方面,相比于其他热门专业,中山大学海洋专业的招生人数较少,这使得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另一方面,海洋专业的学习内容相对特殊和专业化,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这也限制了学生人数的增加。尽管中山大学海洋专业是冷门专业,但这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4、就业数据方面,中山大学海洋与科学学院2013届本科生就业率高达95%,位居全校第五名(全校共34个单位)。该届毕业生中保研、考研、留学的比例超过毕业生总数的60%。而研究生就业率则达到了100%。
5、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成立于2008年6月,其建设旨在满足国家和地方在海洋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需求,尤其是深海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及近岸海洋工程与环境方面的研究。学院围绕资源与环境、资源与发展两大主题展开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致力于探索和保护海洋生物资源,深入研究海洋地质矿产资源,以及改善海洋环境。
东山珍珠岛简介
1、位于深圳的东山珍珠岛以其优质的“南珠”而闻名,自五代时期以来,这里就盛产珍珠,历史悠久。岛上珍珠的特点包括珠粒硕大、圆度优良、瑕疵少、光洁度高、质地细腻且色泽均匀。南珠自古以来就享有盛誉,东山珍珠的品质超越了西部和东部的珍珠。
2、据史书记载,东山珍珠岛自“五代时期”就盛产珍珠,可见东山珍珠历史之悠久。东山珍珠岛南倚“七娘山”,北靠大鹏澳,东临大亚湾中央列岛,与大亚湾核电站隔海相望,是深圳唯一出产海水珍珠的地方。深圳市东山珍珠岛实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深圳市东山珍珠养殖场有限公司。
3、位于深圳市大鹏半岛东部海滨的东山珍珠岛,是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坐落在风景优美的七娘山风景区脚下,被翠绿的森林、碧蓝的海洋和鸟语花香环绕,展现了一幅宁静宜人的画卷。
4、东山珍珠岛位于中国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东山珍珠岛,也被誉为福建第一宝岛,是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它位于东山湾内,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海洋资源而闻名。东山珍珠岛的名称源于其周围海域所产的优质珍珠。这个岛屿并不大,但却有着丰富的生态和旅游资源。
5、东山珍珠岛,位于深圳市大鹏半岛东部海滨。这里青山碧海、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藏于七娘山风景区脚下,是旅游度假的胜地。东山珍珠岛,顾名思义,就是盛产珍珠。这里出产的海水珍珠颗粒大、圆度好、暇疵少、光洁度高、质地细密、色泽均匀,属优质的“南珠”体系。
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技术装备
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在技术装备方面实力强大,其设备配置堪称一流。该中心拥有大量达到国际先进标准的精密仪器,涵盖了水文气象、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海洋测绘以及海洋生物化学等多个专业领域。这些设备的总价值超过了2亿人民币,彰显了中心的雄厚实力。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是一个设有多个职能处室的机构,其内部设有12个处室,包括15个直属正处级单位。这些单位构成其完整的组织架构。其中,中国海监南海总队内部设有4个职能处室,直接管辖着第第第九和第十支队,以及陆航执法监察队,这些部门共同支持和执行海洋监管任务。
**夯实产业技术基础**:建设深海技术装备公共试验平台,开展海洋环境观测、深海探测等基础技术研究,支持关键零部件和功能部件研究,建立健全海洋工程装备标准体系。
同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支持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与创新,依托国家科技计划与海洋科技专项,支持海洋观测、监测及极地科考活动,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与技术中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海洋工程装备是人类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活动中使用的各类装备的总称,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处于海洋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
装备有先进的海洋工程勘察、设计仪器设备,并建立了信息中心,配备齐全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
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主要人物介绍
1、张雁教授,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日本广岛大学,现任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助理、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生物医药工程中心负责人。曾任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特别研究员、日本广岛大学医齿药学综合研究生院助理教授、日本细胞资源研究所细胞库质量监控研究员。
2、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副部级)、中山大学校长(副部级)许宁生教授亲自担任理事长,东莞市常务副市长冷晓明、中山大学副校长徐安龙教授任副理事长,并由徐安龙教授担任研究院院长。
3、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教授担任理事长,东莞市常务副市长冷晓明、中山大学副校长徐安龙教授担任副理事长,徐安龙教授同时担任研究院院长。
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成果
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心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功能新基因,包括海葵强心肽和海蛇神经毒素新药,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海葵强心肽的药效实验表现出优异性能,有望成为新一代基因工程药物。
自成立以来,生物工程中心共承担国家级、省级重点科研项目60余项,包括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中心在高科技生物领域承担科研项目4项,科研经费达400余万元。
广东中大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是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依托中山大学的技术力量,专注于海洋生物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其主要目标是结合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海水养殖技术,致力于海水养殖、海洋生物制品、海洋药物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旨在保护和利用我国海洋生物资源。
他还是博士生导师,是国家“十一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的专家,同时也是“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以及“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主任。徐安龙的学术背景与研究领域广泛,特别是在海洋技术、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与贡献。
拥有星级海景宾馆、豪华餐饮、珍珠加工设施、珍珠商场、文化展览馆等设施。更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9月,东山珍珠岛实业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合作成立了“深圳市海洋生物城有限公司”,得到了深圳市政府以及国家科技部、海洋局和科学院的支持,成为“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